世界过敏性疾病日:“隐形”过敏患者占多数,需增强诊疗意识
北京2016年7月7日电 -- 2016年7月8日是第十二个“世界过敏性疾病日”。近年来,过敏疾病高发,但公众对过敏疾病的认知薄弱,仍然存在着很多“隐形”的过敏患者。为此,西安杨森举办了一系列过敏疾病患者教育及公益活动,旨在普及过敏性疾病的知识和增强诊疗意识。
过敏疾病危害大,“大题小做”后患多
近年来,全球过敏性疾病发病率逐年递增,患者群体达世界总人口的两至三成[1]。仅在中国,就有约 2.7亿人受到过敏性疾病的困扰[2] 。但大部分国民对过敏性疾病缺乏认知,对过敏病症的判断和诊治意识皆较为薄弱 -- 在47%患有过敏性疾病的人群中,仅有13%的民众对病症进行过确诊[3]。
相关调研显示,多数患者不了解或不重视自身的过敏情况,常有“误把过敏当感冒”或“不把过敏当病治”等判断误区。对此,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常建民教授表示:“很多患者不能准确分辨过敏性疾病的症状,自我诊断往往耽误有效治疗,甚至导致病情加重。”此情况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。更有患者认为过敏不是病,“忍一忍”就过去了,不需要寻求医生的专业意见,有时会导致原本的疾病恶化,甚至诱发其他并发疾病,影响个人健康。
过敏成因多且杂,及时就医是关键
诱发过敏反应的物质称为过敏原,以吸入式(如花粉、螨虫等)和食入式(海鲜、牛奶等)为主。但过敏成因复杂,除常见外界因素外,遗传因素亦不容忽视,因此到医院进行特定的检测才能进行更具针对性的治疗。常教授指出:“一些患者的过敏性疾病是由遗传、免疫等因素导致,发病原因较复杂,需要去医院进行专业检查,才能够保证治疗效果。”
确认自己的过敏原并避免与之接触是避免过敏反复发作的第一步。及时就医,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,并进行有效专业的治疗亦是抵抗过敏的关键所在。常教授还提醒道:“过敏性疾病要根据病情不同针对性地进行规范治疗。”
不同的过敏性疾病也需根据正规医院的医生建议,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处理。倘若没有针对病因胡乱使用药物,不仅无法治疗疾病,还会加重病情。由此可见,千万不要把过敏当小病,而是要及时寻求专业治疗和建议。
常教授表示,目前针对过敏性疾病主要使用药品为抗组胺药物。目前市场的口服抗组胺药物主要分两代,第二代口服抗组胺药品具有较轻的中枢镇静作用,较少引发嗜睡等反应,对工作和学习影响较小。常见的第二代抗组胺类药物包括氯雷他定、咪唑斯汀、西替利嗪等。
[1] |
世界变态反应组织.变态反应白皮书[Z].2013年7月 |
[2] |
华通明略信息咨询有限公司. 品牌健康追溯年度报告[Z]. 2015年4月 |
[3] |
华通明略信息咨询有限公司. 西安杨森过敏市场架构研究报告[Z]. 2011年9月 |
(转载/美通社)
2、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站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
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,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诺;
3、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在及时联系本站,我们会尽快处理。











- Q:请问李医生,我想去个痣大概多少钱呀?收到请回复
- Q:双眼皮失败怎么办
- Q:腰腹吸脂40天左边腹部很突出里面有硬结右边是平的请
- Q:19年做的感觉失败了不是我要的感觉割的太长太深肉条
- Q:我这种脸型应该怎么去改善会变得更好看一点?
变美秘籍 精彩推送内容